欢迎您访问生活质网(SHZ360.Com)
今天是 2024年05月19日 星期日

生活质网

你看过了那么多假曹操,我还你一个真正的曹操!

历史上的曹操到底是什么样的?有没有被误读误解?

今天,我们请来著有《三国全史》等畅销书作者陈忠海,用正史的笔触、全史的概念,秉承着一贯“言之有理、绝不妄说”的理念,为读者讲述三国风云人物——曹操传奇的一生!

一、曹操的简要生平

曹操字孟德,汉末豫州刺史部沛国谯县(今安徽省亳州市)人,担任过东汉的司空、丞相,后被东汉皇帝册封为魏公、魏王,他是魏文帝曹丕的父亲,曹丕称帝后被追封为魏武帝。

曹操一生的经历大体是这样的:

他出生于汉桓帝永寿元年(155年),上过东汉的最高学府太学。

毕业后20开始仕途,先后担任过洛阳北部尉、顿丘县令、议郎等官职;

30时赶上黄巾起义,以骑都尉的身份参加了在镇压黄巾军的行动,因为有功被任命为济南国相,相当于郡太守,从而一步步走进历史舞台。

35岁时,东汉朝廷发生了动荡,董卓趁乱控制了朝廷,曹操等人起兵反抗董卓,此后经过10年奋战,曹操成为雄踞一方的诸侯。

42岁时,曹操迎汉献帝于许县,开始了“挟天子以令诸侯”。

46岁时,曹操在官渡之战中打败袁绍,48岁时他曹操远征乌桓取胜,基本统一了北方,但是第二年即遭遇赤壁之败。

曹操在42时担任汉朝的司空,54时担任了汉朝的丞相,59时进爵为魏公,62时进爵为魏王。

公元220曹操病逝于洛阳,按虚岁算时年66岁。这一年,曹操的儿子曹丕代汉称帝,曹操被追奉为魏武帝。

二、曹操的出生

说到曹操的生平,总有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就是曹操的出生。关于他的出身充满神秘感,有人说他是宦官的后人,有人说他本姓夏侯,那真相到底是什么呢?

曹操是宦官的后代,主要是因为他父亲的养父——也就是他法律意义上的祖父是宦官,他的名字名叫曹腾,担任过大长秋,是宦官里的最高职位。

《后汉书》专门有他的传记,从这个传记里可以看出,曹腾有兄弟多人,上面至少还有3个哥哥,他的第一个人生的机遇来自于汉顺帝刘保。曹腾因为性格“谨厚”被当时摄政的邓太后看中,让他陪当时的太子、后来的汉顺帝一块读书,因此飞黄腾达,曹腾先后事奉过安帝、顺帝、冲帝、质帝和桓帝5位皇帝。

前后30余年“未尝有过”,堪称是惊人的纪录,如果把东汉末年所有著名的大宦官经历都考察一遍的话,就会发现能数十年里成为皇帝、皇后和皇太后身边的红人,又能全身而退的仅曹腾一例。

这宦官本没有后代,汉顺帝刘保当初是被宦官拥戴才当上皇帝的,为了感激宦官,他做出了一个史无前例的决定:允许宦官收养子以继承家业和封爵。

曹腾于是就收养了一个名叫曹嵩的养子。《三国志》里有一句话,说曹蒿“莫能审其出生本末”,也就是不知道他原来是哪家的孩子,这样一来曹操就成了“黑人黑户”,有些野史认为曹嵩是夏侯氏的后人,是曹腾当初从夏侯家抱来的,甚至还有人说曹嵩本是乞丐家的孩子。

也有人对《三国志》的说法提出质疑,陈寿写完《三国志》是在太康十年(289年),当时他在司马氏的晋朝担任公职,这时曹操虽然已经死了60多年了,晋朝也已经建立了10多年,但是熟悉当朝及前朝历史掌故的人肯定还大量在世,曹氏一族中的曹志、曹奂等人还都健在,曹志是曹植的儿子、曹操的孙子,他虽是曹魏宗亲却与晋武帝司马炎关系很好,担任过晋朝的乐平太守、散骑常侍、国子博士、博士祭酒等职。

如果陈寿想弄清楚曹操原来究竟姓什么,他去问一问曹志就应该有答案,但一句“莫能审其出生本末”,就造成了一桩历史疑案。

曹操的先辈原来姓不姓夏侯呢?没有权威的史书对此进行过明确,不过这个问题可以换个角度去分析一下:曹腾有兄弟4人以上,那么兄弟中有儿子的可能性很大,即使开始的时候曹家很穷,所以曹腾才到宫里当了宦官,但到了汉顺帝的时候曹家应该很富有了,他怎么会放着曹家自己的孩子不要要收养一个异姓人呢?当然这只是猜测,在没有更为有力的新发现前这个问题还将继续论争下去。

三、一直被演绎,从未被定义

“一直被演绎,从未被定义”是说曹操历代以来受到广泛关注,对他的评价有很多,但评价却很不一致,存在较大的分歧,有的说他是一个英雄,有的说他是奸雄;有的说他是好人,有的说他是坏人;有的说他本事很大,战无不胜,有的说他没本事,总打败做。

总之,对曹操的评价两极分化非常严重,有很多问题至今仍在争论,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,一方面是时代的变迁,各个朝代有不同的正统观,对曹魏政权的性质有不同的看法,有的肯定的它,有的否定它,肯定曹魏政权的时代曹操的地位就高、形象就好,反之就比较差。

除了这个原因以外,史书记载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有意无意的错传、讹传,也影响到对曹操的认识和看法。

与曹操有关的有几句著名的话,有一句叫“治世之能臣,乱世之奸雄”,这句话影响很广泛,曹操被视为“奸雄”,多半是从这句话来的,这句话在历史上是有来历的,曹操年轻时曾希望名士许劭评价一下自己,许劭说了这两句,曹操听了以后很高兴。说自己是“奸雄”为什么还高兴?曹操年轻的时候难道就立志当“奸雄”?查一下《后汉书》,其实许劭的原话是“乱世之英雄”,后来一些野史、小说说成了“乱世之奸雄”或“乱世之枭雄”。

还有一句话叫“宁可我负天下人,不可天下人负我”,如果曹操真的这么多过,那么他的人生观、价值观就太成问题了,但实际情况是怎么样呢?

这件事是说,曹操在一次逃亡途中路过朋友吕伯奢家,曹操就想去串个门,后面发生的事史书上有多个版本,一个是说吕伯奢不在家,他的儿子和几朋友想抢曹操的马匹和财物,结果让曹操发觉,亲手把吕伯奢的儿子等人全部杀了。

还有一个版本,说曹操到了吕伯奢家,吕伯奢不在家,他家的5个儿子热情地接待了他,但是曹操因为逃命出来的,疑心很重,怀疑吕伯奢的儿子要杀他,于是先下手为强,亲手杀了包括吕伯奢儿子在内的8个人。

这个版本说得更细致,但不是最有影响的版本,最有影响的版本是曹操到了吕伯奢家,吕伯奢不在家,吕伯奢的儿子热情地接待了他,曹操听到食器相撞发生的声音,以为是兵器相击,此时他正在跑路,疑心很重,以为吕伯奢的儿子要杀自己,于是把他们全杀死了。

事后还说了一句曹氏名言:“宁我负人,毋人负我。

以上这3个版本一个比一个具体,让人仿佛身临其境,但问题是曹操如果真干了这件事,而当事人又全部被他灭口的话,又是谁把这件事记下来的呢?

而且,上面这3个版本,第一个版本出自王沈的《魏书》,第二个版本出自郭颁《世语》,第三个版本出自孙盛的《杂记》,这3本书的成书顺序是:《魏书》最早,《世语》稍晚,《杂记》最晚。问题也就来了:成书最晚出《杂记》对细节记录得反而最详细和最生动,这岂不是怪事?

还有一句话大家也知道,叫“挟天子以令诸侯”,这对曹操也有很大的负面影响,因为“挟”有“挟持”、“逼迫”的意思,跟“奸雄”刚好能对上。其实,曹操阵营提出的是“奉天子以令不臣”,是没有毛病的,跟“挟天子以令诸侯”完全是两个境界。

四、有着太多的传奇的故事

曹操的故事有很多,有的记载在正史里,有的经过野史和文艺作品的加工,许多故事都有传奇性,有反映他小时候如何机智过人的,有说他带兵打仗如何出神入化的,还有的说他心思如何缜密、如何防范别人的。

如同对他评价一样,这些故事往往带有鲜明的倾向性,有美化他的,也有丑化他的,也有的故事本意是想丑化他,结果却意想不到地对他反而有美化的作用,比较有名的故事有割发带首、望梅止渴、败走华容道等等,这里讲讲曹操年轻时反腐败的故事。

曹操参加镇压黄巾军起义,因为有功被任命为济南国相,这一年他正好30岁,由于之前济南国的历任国相疏于政务,致使济南国吏治很腐坏,下属各县的县官们大多数存在严重问题。

曹操到任后,开始大家并没有把这个年轻人放在眼里,而曹操一去也没有什么动静,看起来一切都很平静,但两三个月后曹操突然刮起廉政“廉政风暴”,他在暗中进行了调查,查明那些官员有问题,结果一口气拿下了10个县官中的8个,这一下济南国的官场震动了,官员们再也不敢赎职懈怠了。

当时济南国还存在“淫祠”问题,“淫”在这里指的是泛滥,当时济南国祭祀古人的祠庙非常多,其中仅祭祀城阳景王的祠庙就多达600多座,这些祠庙都由一些地方黑恶势力来操控,所需要的花费分摊给辖区内的百姓,背后隐藏着复杂的腐败问题和社会不安定因素。

曹操颁布新的命令,禁止再建新祠庙,已建的只要不符合要求也将强行予以拆除。由于行动果断,济南国内的淫祠现象很快不见了。

从上面这两件事上,可以看出曹操年轻地时候是一名称职的地方官员,他不是那种混日子的人,敢做敢当,也有很强的执行力,他不仅能打仗,而且擅长地方治理,如果是清平世界,他的确可以做一名治世的能臣。

五、征战30多年,为何仍未能统一天下?

秦朝末年,刘邦起兵后只用6年就取得了天下;

西汉末年,刘秀统一天下用的时间更是不到4年;

东汉末年,曹操打了30多年的仗,直到临终前还在四处征战,却未能统一天下,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三足鼎立这种特殊局面形成的,三个支点形成一个面,三足可以形成一个稳定结构,具体政治和军事形式当然更复杂一些,但曹魏“一强”对蜀、吴“两弱”,也形成了一种较难打破的平衡,蜀吴只要联起手来,曹魏就很难同时战胜他们,这就是一种“恐怖平衡”。

除大势之外,还有没有主观上的原因可以总结呢?

我觉得也有,从曹操自身来说其实也有可以总结的地方,比如曹操用兵的特点,曹操擅长打突袭战,擅长孤军深入作战,尽管手下战将如云,其中不乏一流猛将,但曹操仍然有亲自带兵执行重要任务的习惯,曾不止一次带兵孤军深入,比如乌巢奇袭战、远袭白狼山之战以及当阳追击战等,曹操都是亲自带兵孤军深入作战,作为一名军人,身先士卒、不怕牺牲是优点;作为一名统帅,过于冒险又是一个不足。

《孙子兵法》说:“将者,智、信、仁、勇、严也。”在为将的5种基本素质里勇敢只排在第4位,比它更重要的是智谋、威信、对士卒的仁爱,当然不是说曹操在智谋等方面不足,而是说曹操凡有大事都习惯亲历亲为,这未必是明智之举。

刘邦手下有韩信,刘秀手下有邓禹,就连孙权手下都有周瑜、陆逊,他们都是“元帅级”的人物,可以帮助主公独挡一面,而曹操手下没有这样的人,为什么呢?因为重要的事你自己都亲自干了,别人没机会啊!

曹操手下的重要将领以“诸夏侯曹”为核心,无论曹洪、曹仁还是夏侯惇、夏侯渊都不具备“元帅”的资历和气势,具体完成一项任务没问题,但无法替曹操指挥一场大战役。

在曹操晚年夏侯渊曾独自镇守汉中,却因一次战场上的冒进而战死。在曹操的管理体系中,无论文武都以他为核心,武将中有一批资历差不多的人,个个听命于他,但也往往只听命于他,故经常出现诸将之间互不服气的情况。

从管理学的角度看,扁平化可以提高执行的效率,但过于“扁平”会因管理手段的单一从而引发很深的内部矛盾。

曹操的身边如果有一、两个韩信、邓禹、周瑜那样的得力助手,就可以在自己指挥一个战场时去领导另一个战场,从而使曹魏能同时打赢两场战争。

但曹操身边没有这样的人,在实战中只能攻一方、守一方,这就让蜀、吴抓住了他的弱点,他们经常从东、西和中三线同时向曹魏发起攻击,让曹魏首尾不能相顾,从而在曹操生前难以捕捉到能够统一天下的机会。

六、曹操的军事才能

曹操没有统一天下,还打过大败仗,除了赤壁之战外还有不少败仗,有时候败得相当惨,但《三国志》谈到曹操的军事才能时给予了高度评价,认为他有“韩、白之奇策”,也就是军事上可以与韩信、白起比肩,还有的说他是当世之“孙、吴”,也就是三国时代的孙子、吴起,说明他的军事才能非常突出。

曹操打的败仗有不少,赤壁之战算一次,还有第二次汉中之战,早年也有不少败仗,比如汴水之战,几乎全军覆没;

还有濮阳之战,差点让吕布活捉,为什么败仗这么多?因为曹操一生打的仗多,打的多,有胜就有败,胜的多、败的也多,仅对《三国志》武帝纪的统计,曹操30多年里就打了30多场硬仗,几乎年年都在打仗,这个数目是其他群雄没法比的,再加上曹操在群雄中起点不算太高,有很长一段时间只能依附于袁绍,四面都是强敌,容易打败仗。

但曹操打过的精彩战役更多,官渡之战不用说了,早年夺取兖州之战、下邳之战、邺城之战、南皮之战、北征乌桓之战都很精彩,最精彩是的潼关之战,曹操亲自谋划、亲临前线指挥,声东击西、出神入化,又巧用反间计,将对手打得毫无招架还手之力。

曹操没有留下专门军事著作,要么是没有流传下来,要么因为平时忙着打仗,没有时间专心著述,但他对《孙子兵法》的注释工作却为人称道,汉代的人注重经学,不太关注兵法,在曹操之前还没有人如此专注于《孙子兵法》的研究,曹操结合自己的用兵实践,一边注释,一边就有些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,对于不易理解的地方进行阐释。

现在能看到的曹操注解《孙子兵法》约有300多条,根据其注释的内容,可以分析他做这项工作主要完成于擒吕布之后、火烧乌巢之前,也就是官渡之战前的一段时间,而且前面注解得都很详细,越往后面越简单,可以看出曹操越来越忙,使这件工作也受到了影响,但是即使如此,曹操对《孙子兵法》的注解工作也受到后世的推崇,在历代难以计数的《孙子兵法》注家中,早期共有11位大家被公认为最权威,曹操排在第一位。

七、曹操有没有屠过城?

关于曹操的屠城,也是后人诟病他比较多的地方,比如屠彭城、屠柳城等,打了胜仗,把俘虏抓起来放在一起杀了,动不动就杀几万人,甚至几十万人,这的确很残暴,无论有什么理由,无论在什么年代或出于什么样的考虑,这种行为都是残忍的、反人类的,是应该谴责和批判的,但具体到曹操的屠城问题,还不能只看个别史书的记载,要综合起来看,并且认真地分析再下结论。

比如屠彭城的问题,彭城是今天的徐州,曹操曾在这里与陶谦有过一场大战,《资治通鉴》是这样记述的:

“秋,曹操引兵击谦,攻拔十余城,至彭城,大战,谦兵败,走保郯。初,京、洛遭董卓之乱,民流移东出,多依徐土,遇操至,坑杀男女数十万口于泗水,水为之不流。”

仅在彭城一地就活埋了数十万人,有男有女,也就是其中大量是老百姓,以至于泗水都被堵塞不流了。

但是这里面有一个问题,彭城国相当于一个郡,根据东汉末年最后一次人口普查,当时彭城国的全部人口是493027人,全国总人口当时是5000多万。汉末以来经过黄巾起义、自然灾害、战争屠杀,全国人口迅速锐减到1000多万,只剩下了五分之一,彭城国是各种灾害的重灾区,即便按五分之一的比例去测算,此时彭城国的人口数也只不过十万人左右。也就是说,彭城及其所辖各县的全部人口加在一起也没有“数十万”,而且双方在彭城交战,普通百姓能避则避、能逃则逃,彭城国此时的人口总数恐怕早就不足10万人,曹操到哪儿去抓人?

带着这个疑问再找其它史料,发现《三国志》武帝纪里关于这一战只有16个字:“秋,太祖征陶谦,下十余城,谦守城不敢出。”《三国志》陶谦传记载大体相同,只是多了10个字:“死者万数,泗水为之不流。”“万数”的意思“可以当上万来数”,那也就是不足一万,而且这里说的应该是双方交战而死的士卒,没有特别强调有老百姓。

关于这场战役的情况最早的记载大概也只有这20多个字。后来,不知道谁把“万数”有意无意地理解成了“数万”,事情就有点不一样了,到了《资治通鉴》里“数万”又变成了“数十万”,也就有了屠城一事

屠柳城的情况也大致差不多,都是以讹传讹,其实想一想,在汉末人口锐减的情况下,人力资源才是最宝贵、最稀缺的资源,汉末人口大量减少,地盘的重要性相对来说降低了,比如洛阳,董卓弃城后形成了数百里的无人区,谁会费劲去占领那里?

很长时间那里都没有人要,金银财宝的重要性也降低了,粮食几十万钱、也就是几十万枚铜钱一石,要钱还有什么用?当时最重要的资源是粮食,比粮食更宝贵的是人口,曹操打败青州黄巾军后没有把他们都杀了,而是从中挑选能战这士改编成一支“青州兵”诸葛亮第一次北伐退军时特意要把西县1000多户百姓都带走,都是这个道理,曹操好不容易打了胜仗,得到大量人口,不好好利用,干嘛要杀他们呢?

八、曹操选曹丕做接班人是失误吗?

曹操有25个儿子,其中有做接班人可能的大概有三四个,曹丕、曹植还有他们同父同母的另一个兄弟曹彰都有这种可能,早期还有一个曹冲,因为特别聪明,所以曹操很喜欢,但曹冲死得比较早。

曹魏没有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长盛王朝,真正的强盛期只是在魏文帝曹丕和魏明帝曹睿这两代,后面还有3位少帝,基本上是司马氏的傀儡了。推究根源,有人说曹操接班人没选好,如果当初选的不是曹丕而是曹植情况会完全不同,但这个观点没有太大的说服力,因为选接班人不是选“谁是最可爱的人”,而要选“谁是最可靠的人”,从政治的角度看,曹丕比曹植更可靠。

三曹都是诗人,就身上的诗人气质来说曹植无疑最浓,他有浪漫主义的一面。论文采曹植比曹丕强,论政治才能曹丕明显超过曹植。与工于心计、颇有诚府的曹丕相比,曹植显得更加坦诚、率真。

著名书法家邯郸淳记述过一个故事,那是赤壁之战后的某一天,刚刚投奔曹操的邯郸淳有事拜见曹植,当时正值炎夏,外面很热,曹植见了邯郸淳不说一句话,既不问他来做什么,也不搭理他,把这位大书法家撇到那里自己走了,弄得邯郸淳走也不是,留也不是,颇为尴尬。

过了一会儿,曹植回来了,原来他洗澡去了,刚洗完澡的曹植披着头发、光着膊子,坐下就跟邯郸淳畅谈不止。

曹植的口才极好,而且有表演天赋,记忆力也惊人,激动时一会儿击剑,一会儿吟颂诗文,一气吟颂数千言不带歇气的。终于停下来喘口气,曹植这才问:“邯郸先生,你来这里做什么?”

邯郸淳说了公事之后,曹植进内室换了衣服,整顿仪容,重新回来跟他谈天说地,曹植的知识很渊博,从三皇五帝说到历代贤君名臣的优劣,从古今文章的得失说到如何用兵,曹植谈性不减,索性留邯郸淳一起喝酒吃饭,还叫了一些人作陪,一边吃曹植一边继续聊,中间不忘让人过来添酒加菜,整个席间全是他一个人的事,“坐席默然,无与伉者”。

这是生活中真实的曹植,聪明、博学、热情、充满激情。我们读曹植的诗文,也深为其才华所感染,“三曹”中公认曹植的文学成就最高,谢灵运甚至说“天下才共一石,子建独得八斗”。读他的诗作,最大感受是里面蕴含着的那些真实的情感,对友人的思念,对弱势者的同情,以及对社会现实的种种看法,都发自于他的内心,加上文采卓绝,水平实在很高。

但是文采与政治是两回事,历史上像曹操那样集文学家与政治家于一身的毕竟是极少数,曹植不属于这样的伟人。

他长于文学而短于政治,他是性情中人,不是官场中人,更不是雄才大略的霸主。与曹丕的深沉的相比,曹植更随性和浪漫。随性再往前走一步就容易变成任性,浪漫再往前走一步就容易变成轻浮,曹植恰恰走得有点远,史书中说他“任性而行,不自雕励,饮酒不节”,他的这些缺点都能举出具体事例来。

曹操开始觉得曹植坦诚、善良、有同情心,又极具才华,比较喜欢他,有意让他接班,但观察之后发现曹植让人吃不准,所以最终决定把权力交给曹丕,尽管这不是最满意的结果,但在曹操看来这仍然比交给曹植来得保险。

失望中的曹植突然变得消沉和自暴自弃,经常酗酒误事,让曹操更加失望。

太浪漫就是轻浮,太温情就是不成熟。

同一件事,对普通人来说属于浪漫,对领导可能就属于不成熟了。领导者肩负着与一般人不一样的责任,因而要求他们更加沉稳、成熟和老练。

成熟的领导应该熟悉一切情况,将大局掌握在自己手中,能知人善任,同时能驾驭复杂的局面,也能驾驭各种类型的下属,始终成为本集团的核心。

曹植有善良、坦诚的一面,在文学方面的成就也是一流的,但作为一个政治家,他缺少必要的诚府,也不具备政治技巧,尤其是遭遇挫折后表现出来的不堪一击,更是不成熟的表现。可以肯定,曹操即使当初把权力交给了他,他也不会把江山治理得比哥哥曹丕更好。

九、曹操什么时候从“英雄”变成“奸雄”的?

在宋代以前曹操的形象基本上是正面的,陈寿在《三国志》里对曹操一生的评价基本被大家认可,陈寿评价曹操的一生,说汉末天下大乱,群雄并起,袁绍虎视于四州,强大到无人可敌。曹操依靠智慧和计谋,以武力统一全国。

他采用申子、商鞅的法制、权术,吸取韩信、白起的奇思妙计,设置官职,任用人才,让他们发挥自己的才干。同时能克制自己的感情,冷静思考问题,不计较别人的过错。

陈寿认为,曹操“终能总御皇机,克成洪业者,惟其明略最优也。抑可谓非常之人,超世之杰矣”,也就是说,曹操能总揽朝政大权,完成建国大业,完全在于他的见识和谋略是那个时代第一流的,他是一个非同寻常的人,是超世的英才。

宋代之前,提到曹操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一个英雄,公开崇拜曹操也不会被大家非议。但是到了宋代、尤其是南宋以后,曹操的形象突然发生逆转。

这与南宋偏安于江南的政治格局不无关系,涉及谁是历史正统的问题,曹操在大家心目中的形象变了,由英雄成了奸雄。苏东坡曾经说过:“至说三国事,闻刘玄德败,辄蹙眉,有出涕者;闻曹操败,即喜唱快。”说的就是这种现象。

生活中的曹操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?

用一个词来概括的话,就是“真性情”。曹操是个真性情的人,他平时没有架子,穿戴随意,高兴的时候有说有笑,有的史书说他“为人佻易无威重”,本意是说他为人轻佻、没有威仪,反过来也可以说是没有架子、平易近人。

曹操临终前病倒了,他自感来日无多,于是发布了一道《终令》,要求自己死后,文武百官来吊孝的话只要哭15声就行,葬礼完毕即脱去丧服。驻守在各地的将士都不得离开驻地,各级官员要认真履行职责。

曹操还交代将自己葬在邺县西边的高岗上,他身边的婢妾、歌伎等以后都住在铜雀台上,好好对待她们。在台上安放一张6尺长的床,挂上帷幔,一早一晚供上祭物,每个月的初一、十五要从早到晚向着帷幔歌舞。

曹操还专门交代侍妾、宫女:

“你们要经常登上铜雀台,远望我西面的陵园。我留下的香料可以分给各位夫人,不要用香料来祭祀。宫人们如果无事可做,可以学着纺织丝带、做些鞋子卖。我一生为官所得的各种绶带都存放在库房里,我留下来的衣物可存放在另外一个库房,不行的话你们就分掉吧。”

这些事看起来有些婆婆妈妈的,与大英雄的形象有些反差,但无疑是一个男人真性情的流露,苏东坡是最主张曹操是“奸雄”的人,但看到这里也不得不说:“一生奸伪,死见真情。”

十、曹操的爱好

说到曹操的爱好,那就很多了,都知道他是个大诗人,史书说他“登高必赋,及造新诗,被之管弦,皆成乐章”,意思是说他所到之处经常吟咏诗作,有的被谱成乐曲到处传唱。他的文章也写得也好,鲁迅评价他是“改造文章的祖师”,他写诗作文就如性格一样,通脱潇洒,没有什么顾忌,想写便写出来。

曹操还是建安年间文学运动的领导者和组织者,唐朝诗人张说在《邺都引》中说他“昼携壮士破坚阵,夜接词人赋华屋”,白天还在外面指挥将士们攻阵夺营,晚上回到铜雀台马上派人把那些诗人、文人接来办沙龙、搞文学聚会,在他的带领下,建安年间出现了“三曹”“七子”,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高峰。

曹操还是一个公认的书法家,他还很懂音律,史书上说他可以和当时最优秀的音乐家桓谭、蔡邕相提并论;

他还是一个围棋高手,史书上说他可以与当时最著名棋手的山子道、王九真、郭凯等一决高下,他擅长骑射,能“手射飞鸟,躬禽猛兽”,他还在城市建筑规划和器具设计方面有突出才能,“及造作宫室,缮治器械,无不为之法则,皆尽其意”。

总的来说,曹操不仅是一个英雄、一个有本事的人、一个对历史有突出贡献的人,他还是一个精力充沛、个人能力突出、性格丰富的人,是一个真性情的人,也是个可爱的人。

上一篇:让上帝惊叹的诡异石头平衡艺术!
下一篇:摄影无价,这些合影永不会再有!

心灵鸡汤

人之所需,并不是要做些事,而是要有所为,或是说,需有所是。——梭罗

今日导读

热门点击